close

※ 引述《moonlike (品閑顧曲間)》之銘言:
: ※ 引述《YANGGUOl (煢煢白兔)》之銘言:
: : 孫權運氣好在後來曹操被劉備纏得無法脫身
: : 一直都分不出手來處理他
: : 直到曹丕政局底定 打算要他表示誠意的時候
: : 孫權已經有能力反悔了
: 是「有這個可能」,不過我認為可能性不是很高。
: 因為看不出孫權在這段期間有「國力突飛猛進」的現象發生,
: 以此解釋孫權的行為,說服力似有欠強之處。
: : 但是必須要注意的是 一直到孫權徹底翻臉之前
: : 他都還希望可以維持住這樣的關係
: 「關係」是指跟魏方的和平關係嗎?
: 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同意。

孫權國力並沒有突飛猛進 以戰前不斷遣使卑辭求和的態勢看來
孫權也沒把握能擋得下曹軍攻勢 或者說 孫權根本不認為可以擋得下
但是 誰叫曹丕要的是孫權最愛的孫登
孫權寧願身死國滅 也不願交出孫登

: : 沒有這麼簡單 很多事情並不是二分法
: : 軍事常常不是我拼你你拼我 而是一種嚇阻與威脅的較量
: : 但是換個方向來說
: : 孫權願不願意賭曹操不敢打他? 如果賭了
: : 孫權可能就會被曹操打死
: : 那孫權的犧牲只是便宜了劉備
: 尤其如果成為持久戰,雙方後方都有可能出現內訌,
: 而曹操後方真的穩嗎?能禁得起持久戰嗎?
: 我是懷疑的。
: 其次,就算你比喻是對的,
: 還是可以的。而且勝算很高。
: 他只要讓曹操感受到:
: 對我魏王曹丞相而言,不打比打更好!
: 這樣就可以了。

孫曹倘若打起來誰會贏 這種沒有史書根據 必須要靠推論的話題
討論起來不會有結果的
我們只能就當時的態勢來看 曹操國力較強 孫權弱
因此真正打起來曹操勝算大
曹操後方也許不算穩 但是比起孫權後方三不五時有變動比起來 算是穩很多了
而史書上的記載 就是孫權最後選擇投降 曹操最後選擇接受投降
因此逆推回去 孫權為什麼要投降? 因為曹操大軍已經進逼且擊退他前線部隊
孫權倘若不立刻下決斷選擇因應對策 則後果將會不堪設想
曹操只要一念之間 就可能選擇大軍南下
當初襲取荊州曹操就是這樣的決定 說不的準這次曹操不會同樣這樣想
至於曹操的考量 我之前文章已經有提過 曹操不會選擇這樣的環境再度南下
但是孫權能不能賭? 事實證明孫權沒有賭
而現實考量孫權也不能賭 因為這次賭局是在孫權前線被擊敗之後
孫權已經沒有本錢給曹操壓力

而我的重點就在於此
劉備需不需同盟? 需要
孫權需不需要同盟? 需要
孫權跟劉備誰比較需要?
劉備對抗曹操 自從襲取益州之後 劉備承擔兩個戰線
劉備親自在漢中逼退曹操 進逼關中
關羽在南郡 把原先的領地從長江打到漢水 打到曹操都想遷都
曹操手下大將中 諸曹夏侯裡面曹操最信任的兩個獨當一面的將領
曹仁被關羽打到關在樊城裡面
夏侯淵甚至被劉備殺掉
曹操五大將裡頭 張郃吃了張飛的虧 于禁也被關羽打敗
就種種態勢看來 劉備充分展現了當初曹操說:"劉備吾儔也"的實力
在兩個戰線上都節節勝利

孫權呢? 孫權苦苦死守濡須到合肥的戰線
最後還是被曹操擊敗
到了後期 孫權還是維持同樣的防線 無法推進

倘若三國各不同盟 相互交兵
則第一個被滅的將會是誰?
就此看來就很明顯了 孫權在現實狀況下遠比劉備更需要同盟的支援

: : 況且根據你的定義 在建安二十二年 孫權可是同時與兩國都同盟
: : 至少就目前記錄看來 孫權的逆境多得多
: : 孫權自然需要同盟
: : 這樣不就是打算要跟劉備翻臉了嘛?
: 如果劉備沒有拿下南郡、宜陵,還想要入川打劉璋,
: 換做我是孫權,我也會跟劉備翻臉,

姑且不論這樣的成功性如何
就現實狀況考量 孫權光防守一個戰線
在建安二十二年就已經被曹操擊破
倘若將兵力分佈在整條長江上
獨自支撐曹操的壓力
很難想像孫權可以撐到什麼時候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煢煢白兔東走西顧 的頭像
煢煢白兔東走西顧

煢煢白兔東走西顧

煢煢白兔東走西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